游戏科学第三十期:追踪巨大怪兽的单职业页游

主页 > 网页游戏传奇 >

热度 °C

身为一名游戏玩家,对巨大怪兽这一概念显然不会陌生,毕竟从红白机的时代开始,它们就经常担任最后BOSS,而随着游戏画面的不断进化,它们的演出效果也越发夸张,尽管最后多半还是难逃被击败的命运,但至少能在玩家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进一步来说,巨大怪兽当然也不是游戏的专利,影视作品在这方面的影响力无疑更为经典。日本方面首先就有我们熟知的奥特曼的老对手,那一大票五花八门的宇宙怪兽。而更具代表性的日本怪兽之王,则肯定要算是那只巨大恐龙哥斯拉。从1954年最初诞生开始,历尽数十年时间的宣传,哥斯拉这个名字本身就已经演化成巨大怪兽的专属名词。同时它不光是在日本本土,在美国也同样有着高人气,包括最近一部的2014年版《哥斯拉》在内,已经是美国方面第二次将其搬上银幕了。

在好莱坞的主场里,巨大怪兽的亮相更是层出不穷,甚至可以专门分出一类来定义。这当中成功者如哥斯拉本身灵感的来源,《金刚》系列中的那只巨大猩猩,在各方面意义上就都是足以名留影史的经典角色。同样在《侏罗纪公园》之后,以霸王龙为首的诸多恐龙也刷新了人们之前的刻板印象,成为流行文化的新宠。而最近的代表则当属《环太平洋》,里面的外星怪兽“开菊兽”在电影里的表现也是完全符合大家对巨大怪兽的期待,有了巨大机器人,自然也要有同级别的对手才能衬托。

继续算下去,像巨大蟒蛇,巨大昆虫,巨大章鱼以及更多不好具体描述的巨大生物等都不难在电影中找出具体例子,虽然这当中绝大部分都只能在B级片里凭借三流特效走过场……但和游戏玩家一样,影视观众也永远乐此不疲,让巨大怪兽始终和外星人入侵,机器人造反,地球面临末日,美国总统被绑架暗杀一样,成为越老套越流行的泛用题材。

游戏科学第三十期:追踪巨大怪兽的单职业页游

(哥斯拉对国内玩家来说,或许印象还没那么深刻,但在日美绝对是怪兽的经典代表。)

真实存在过的祖先们

众多巨大怪兽的形象之所以经典,“巨大”本身自然是第一先决条件,有了这最基本的视觉震撼力才能谈及接下来的细节塑造,至于要大到什么程度才算巨大,倒是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不过我们可以来看看一些已有的数据设定。

哥斯拉电影系列中,1954年的初代哥斯拉身高50米,体重2万吨,之后设定随着系列不同而所有变化,在2014年版的美国《哥斯拉》电影里,身高已经增加为110米(算尾部全长为168米),体重不明,但排水量超过9万吨。这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巨大怪物,因为目前地球上现存的最大动物纪录保持者蓝鲸,对应的数据也不过是33米和200吨,完全无法比拟——事实上,哥斯拉的体重“超标”一直是公认的,以生物来说这个密度绝对是不正常的,相比之下《环太平洋》中的开菊兽以平均百米左右的身高加上数千吨上下的体重,多少显得“正常”一些,尽管这依然是可望不可及的数字。

而作为另一类真实存在过的巨大生物,恐龙以及同期史前爬行动物一族的数据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虽然绝大多数恐龙并非大家想象中的庞然大物甚至可能小如家禽,但大家最感兴趣的,自然还是它们当中的那些巨大代表,譬如最大也是最出名的肉食性恐龙之一,霸王龙的最大个体有可能超过10米以上,体重约为4-5吨,虽然还谈不上空前绝后,但倘若在现实中遇到,那么肯定是无数人眼中的恐怖怪兽。而随着对恐龙的进一步研究,在《侏罗纪公园3》中登场的棘龙则被认为有可能挑战这一纪录,以18米9吨的身材成为史上最大的陆地肉食性动物。

草食性恐龙在这方面的数据无疑只会更加惊人,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梁龙(又名地震龙)可以轻易超过25米以上,近年来一些新发现的同属恐龙,如双腔龙等甚至被认为有可能以40-60米的夸张数字远远超越蓝鲸的纪录,正式成为史上最大的动物——但因为研究恐龙的体型只能通过发掘到的部分化石来估算整体,所以多数时候都存在误差且无法验证,除非能找到相对完整的骨架化石,而上述这些体型巨大的恐龙更是由于狭长的头颈和尾部占了大部分,导致体重更难准确估算。

除了恐龙之外,有不少熟悉的动物在远古时的祖先身材也远超过现今,同样成为巨大怪兽的原型候选,当中比较典型的代表包括:历史上最大的蛇类,身长超过15米的泰坦巨蟒;历史上最大的鳄鱼类,同样身长超过15米的恐鳄;历史上最大的鸟类,翼展超过6米的阿根廷巨鹰;以及历史上最大的陆地哺乳类动物,长8米,高5米,体重15吨的巨犀。但正如我们现在知道的一样,它们都已经灭绝了,地球上现存的巨型生物除了少部分海洋生物外,陆地上仅存的大型生物也只有非洲象,河马,北极熊这样的程度。

游戏科学第三十期:追踪巨大怪兽的单职业页游

(双腔龙被认为有可能达到60米,彻底超越蓝鲸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物。)

灭绝的理由和残存的希望

对于恐龙类的灭绝原因,迄今仍是生物学上一个未解之谜,缺乏一个公认的结论,但结合更多的生物演化情况来看,有一点是足以肯定的,生物惟有配合环境才能在漫长的进化史上残存下来,大型生物在这方面有着太多的不利因素,尽管它们或许在同时期没有天敌,但在时间面前它们很容易成为被自然界淘汰掉的一族。

首先从能量消耗上,大型生物必然需要更多的氧气,中生代时期能存在诸多的大型恐龙,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大气中的氧气浓度更高,能满足生物所需的新陈代谢,同时它们的食物来源也有着更足够的保障,但尽管如此,大型草食恐龙恐怕要把一天几乎全部的时间都花在进食上才能满足自身需求,肉食性恐龙这方面略好一些,但也必须不断获得大型猎物,可以想象这种情况对于野生动物来说过于苛求,一旦某个地区的食物发生匮乏,大型生物必然是最先受到影响的一群。

另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体重问题,海洋生物如鲸类所以能够拥有巨大的身材,正是因为在进化过程中走入海洋让浮力承担了它们的质量,才得以毫无顾忌地变得巨大起来,对于陆地生物来说就没有这么好运,以最简单的估算,身长增加一倍,体重就会变为八倍,动辄数十吨的重量不但会压垮地面,让生物本身陷入行动不便的危机,也会为全身的血液循环等诸多机能带来麻烦,古生物学家迄今仍然对部分蜥脚类恐龙那过长的脖子感到困惑,需要想象出各种相应复杂的生理结构来满足它们正常生活,而这些在环境变化时都是多余的麻烦。